期刊简介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创刊于197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的国家级期刊。本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口腔医学专业学术性刊物,刊期为双月刊。主要报道国内外口腔医学及相关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经验,为促进口腔医学学术交流和口腔医学事业的发展服务。供从事口腔医学和相关学科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者以及临床医生和在校学生阅读。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四川大学
出版部门: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574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1-1698/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74
出版地区 四川
出版地区 四川
订购价格 30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四川大学
- 国际刊号:1673-5749
- 国内刊号:51-1698/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低龄儿童龋与其相关致病菌的研究进展
低龄儿童龋(ECC)是一种早期累及幼儿上颌乳前牙的严重龋损,预防其发生发展是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龋病预防的重要工作。致龋菌在ECC发生中起主要作用,其中变异链球菌是ECC重要的致病菌,研究主要集中在该类微生物的定植、传播和基因型;放线菌和乳杆菌是ECC儿童口腔的优势菌群,白色假丝酵母菌和双歧杆菌在儿童口腔的定植与ECC的发生相关;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对ECC病因微生物的了解逐渐......
作者:杨晓琼 刊期: 2011- 04
-
隐形矫治技术在拔牙患者中的应用
近年来,隐形矫治技术以其美观、舒适和简便等优点,得到了越来越多正畸医生和患者的认可。随着该技术的发展,隐形矫治在拔牙患者中的应用也日趋成熟;但是,拔牙间隙两侧牙齿的倾斜和根尖吸收等问题仍旧困扰着正畸医生。本文通过研究国内外已发表的隐形矫治拔牙病案,总结隐形矫治技术治疗拔牙患者的适应证,并探讨分析该技术在拔牙患者中应用时拔牙间隙的关闭、支抗的控制、弹力牵引的使用、前牙开(牙合)、牙体牙周健康、疗程和......
作者:吕燕 刊期: 2011- 04
-
粘接固定种植冠桥可拆卸性的研究进展
粘接固位种植冠桥较螺丝固位舒适、美观,更易获得被动就位,临床应用较多;然而,在日后维修、发生食物嵌塞和种植体周围炎等并发症需要取下修复体进行治疗时,其牙冠较难完整拆卸;因此,在粘接固位种植冠桥中,如何不损伤种植体及其上部结构而又能方便地取下修复体,即义齿的可拆卸性,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以往有关粘接固位种植冠桥可拆卸性的研究归结起来可分为机械装置和选择合适的粘接材料2种,本文就以上2种方法在临床可行性......
作者:张丽;张继英 刊期: 2011- 04
-
粪肠球菌生物膜细胞外聚合物的研究进展
粪肠球菌是根管治疗后再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常以生物膜的形式存在。包绕在细菌周围或黏附在细菌表面的糖类、核酸和分泌蛋白对粪肠球菌的初始黏附、生物膜空间结构和细菌间信息交流等起重要的作用。本文就粪肠球菌生物膜及其细胞外聚合物组分和去除方法作一综述。......
作者:黎卫兰 刊期: 2011- 04
-
链球菌和放线菌的胞外代谢物代谢组学鉴定
目的检测不同口腔细菌的细胞外代谢产物,发掘各种细菌的特征性代谢谱图,探讨代谢组学在口腔细菌鉴定中的作用。方法取3组细菌生长对数后期培养液,行磁共振氢谱仪检测和主成分分析(PCA)及小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鉴别各个细菌间的代谢产物。结果3组细菌的代谢产物明显不同,各自聚集、分布区域明显分开;PLS-DA区分效果好于PCA。结论细菌细胞外代谢产物的代谢组学研究,有望成为口腔细菌鉴定和分析的......
作者:袁艺;郭强;李明云;熊萍;李继遥;朱硃;李燕;龚其美;肖晓蓉;肖丽英 刊期: 2011- 04
-
Survivin在口腔扁平苔藓癌变过程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因子Survivin在口腔扁平苔藓(OLP)、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0例糜烂型OLP组织、40例OSCC组织以及26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Survivin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意义。结果Survivin蛋白在正常口腔黏膜、糜烂型OLP及OSCC中的表达率分别为4%、30%、55%,三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OSCC......
作者:尚君兰;李爱霞;毛兰萍;刘沛;刘晓锦;孙明磊 刊期: 2011- 04
-
压低辅弓有效改正成人前牙深覆(牙合)的正畸治疗
目的探讨自制压低辅弓对成人前牙深覆(牙合)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16例前牙深覆(牙合)的成年患者,采用直丝固定矫治器结合自制压低辅弓打开其咬合,通过X线头影测量分析患者矫治前、后前牙深覆(牙合)的变化,再结合治疗前后的临床检查和X线检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患者治疗后上前牙垂直向平均压入2mm,矢状向无明显唇倾,后牙垂直向及矢状向无明显变化;前牙咬合打开,深覆(牙合)得到矫正。结论压低辅弓可......
作者:邓晓姝;黄宁;陈绪道;黄烈平 刊期: 2011- 04
-
Activator治疗骨性Ⅱ类畸形的临床应用
目的采用Activator矫治骨性Ⅱ类错(牙合),以评价矫治器对颅颌面部软硬组织的影响,探讨Activator矫治器的作用机制。方法30例生长发育高峰前期的骨性Ⅱ类错(牙合)患者作为治疗组,应用Activator矫治器进行功能性矫形治疗;20例同龄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的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收集治疗前后的X线头颅侧位片进行头影测量分析,使用SPSS11.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分析。结果SN......
作者:聂盼;李婧;李伟 刊期: 2011- 04
-
周期性张应力对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探讨周期性张应力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hPDLF)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多通道细胞牵张应力加载系统,以hPDLF为对象构建细胞体外培养-力学刺激模型。加力组分别给予1、2、4、6、12和24h的力学刺激,刺激幅度10%、频率为0.1Hz。以静态组为对照组。应用细胞计数试剂-8(CCK-8)检测hPDLF增殖情况,RT-PCR检测增殖性细胞核抗原(PCNA)和核因子-κB(NF-κB)的表......
作者:邵扬;张广耘;袁晓 刊期: 2011- 04
-
内收下切牙对下切牙区牙槽骨改建的影响
目的对拔除第一前磨牙内收下切牙后,下切牙区牙槽骨的改建情况进行头影测量分析。方法选择47例治疗前轻度拥挤、拔除4颗第一前磨牙以内收下切牙的患者,在其治疗前后行X线头颅侧位片检查,采用盲法对软硬组织和下切牙区牙槽唇舌侧厚度的进行测量,并采用SPSS13.0软件对治疗前后的测量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头影测量分析显示:拔除4颗第一前磨牙内收切牙后,下切牙区牙槽整体厚度减小。唇舌向:舌侧牙槽厚度减少较多......
作者:李佳岭;李小兵;李佳园 刊期: 2011- 04
动态资讯
- 1 压低辅弓有效改正成人前牙深覆(牙合)的正畸治疗
- 2 下颌功能性正中偏移与上颌第一磨牙牙龈萎缩的关系
- 3 经治根管而失败的微生物原因及控制方法
- 4 牙槽嵴牵引术在口腔种植外科的应用
- 5 烤瓷修复体的比色方法及相关问题
- 6 046.上颌第一和第二前磨牙拔牙矫治的咬合评价和头影测量分析
- 7 口腔医学领域的机器人研究及应用现状
- 8 头颈姿势位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相关性
- 9 牙龈生物型的测量方法
- 10 018.托槽就位与再定位:牙冠与牙根全部排齐的五个步骤
- 11 再谈唇隐裂整复的手术方法
- 12 In-Ceram陶瓷材料研究进展
- 13 染料木黄酮抗肿瘤血管生成机制的研究进展
- 14 不同类型种植覆盖义齿的应力分析
- 15 52.结扎方法对滑动机制摩擦力的影响
- 16 026.颌骨囊肿囊液中人类防御因子α1的测定
- 17 改良介孔生物活性玻璃在颌面部骨缺损修复中的研究进展
- 18 尼尔样-1型分子在促进骨组织再生中的作用
- 19 2种基于锥形束CT的头影测量软件测定常用角度值的比较
- 20 牙弓两侧肌肉压力与儿童颌面发育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