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创刊于197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的国家级期刊。本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口腔医学专业学术性刊物,刊期为双月刊。主要报道国内外口腔医学及相关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经验,为促进口腔医学学术交流和口腔医学事业的发展服务。供从事口腔医学和相关学科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者以及临床医生和在校学生阅读。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四川大学
出版部门: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574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1-1698/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74
出版地区 四川
出版地区 四川
订购价格 30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四川大学
- 国际刊号:1673-5749
- 国内刊号:51-1698/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模式识别受体和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及其在牙周病防御中的作用
模式识别受体(PRR)是宿主抵抗病原微生物的感应器,可识别一种或多种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MP),可及时向下游通路转导信号,引发先天性免疫反应.PAMP包括脂多糖(LPS)、脂磷壁酸、肽聚糖和甘露糖等.不同的PAMP可被不同的Toll样受体(TLR)识别或组合识别,然后通过一系列蛋白质级联反应激活细胞因子,从而有效地活化天然免疫系统.PAMP作用于TLR后,可促进炎性细胞因子的合成与释放;诱导一......
作者:刘双;李纾 刊期: 2016- 02
-
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的免疫研究进展
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也称木村病(KD),伴有嗜酸性粒细胞和血清免疫球蛋白(Ig)E升高.低亲和力IgE受体表达于B细胞、T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表面,调节各种免疫应答.在KD初发和复发患者中,IgG4均增高,被看作非主要致病性抗体.滤泡树突细胞分泌的趋化因子、黏附分子和营养因子可调控B细胞免疫应答并作用于局部微环境.嗜酸性粒细胞分泌的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在KD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肥大细......
作者:陈青立;Srijana Dwa;Karmesh Bajracharya;龚忠诚 刊期: 2016- 02
-
WD40编码的P53 RNA反义转录子基因和蛋白及其功能
WD40编码的P53RNA反义转录子(WRAP53)基因有1α、1β和1γ三个起始外显子,1α与P53的第一外显子反向互补,其表达产物能稳定P53RNA水平,从而促进P53蛋白表达,终参与调控肿瘤的生物学行为;1β转录翻译生成的WRAP53蛋白,涉及细胞程序性死亡、周期调控以及蛋白酶降解和RNA代谢等多个重要生化过程.WRAP53蛋白主要通过与端粒酶复合体等多种组分结合参与端粒酶卡侯体(CB)的形......
作者:陆文昕;葛奕辰;肖丽英;李燕 刊期: 2016- 02
-
富血小板血纤蛋白在牙槽嵴位点保存中的应用
牙齿拔除后,牙槽嵴会有一定程度的吸收并伴有软组织的退缩,致使种植修复效果不理想.富血小板血纤蛋白(PRF)富含的血小板、白细胞、白细胞细胞因子、转化生长因子、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等,可有效地调控与组织再生相关的细胞的增殖、分化和程序性死亡,促进手术位点的血管化,增强术区抗感染能力及促进拔牙创软硬组织的再生.PRF多孔网状的三维空间结构有利于生长......
作者:廖军;徐普 刊期: 2016- 02
-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与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TN)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仍不清楚,近来越来愈多的研究揭示其与单纯疱疹病毒(HSV)的潜伏有关.PTN患者的三叉神经节和神经根有明显的脱髓鞘变,而脱髓鞘病变是PTN的主要病理基础.HSV依赖其嗜神经特性感染三叉神经半月节并长期潜伏,在机体免疫低下时激活,造成对三叉神经的慢性炎症性刺激,导致三叉神经脱髓鞘病变进而引发PTN.诠释PTN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对于揭开三叉神经痛之谜,创建......
作者:许鹏;陈传俊 刊期: 2016- 02
-
定量时间空间控制在生长因子促血管形成中的作用
低血性疾病危害性大,致死、致残率高,已成为临床医学面临的难题之一,而血运重建对低血性疾病有明显疗效.血管发生和成熟需要多种血管生长因子在特定的时间空间和质量浓度下共同作用,正常的脉管系统需要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精确控制.在不同的时间和特定的微环境下,同一种生长因子的质量浓度亦不相同,也起着不同的作用,例如转化生长因子-β1、VEGF受体和低氧诱导因子等.在血管生成和组织......
作者:徐孟丹;邹多宏 刊期: 2016- 02
-
托槽表面抗菌改性的研究现状
口腔正畸托槽粘接后会导致牙面菌斑附着增加、菌斑内微生物平衡失调并引起釉质脱矿及牙周损害.常用的控制菌斑的方法效果很难保证,而托槽的表面抗菌改性可摆脱上述缺陷.目前,托槽表面抗菌改性常用的二氧化钛、银、聚四氟乙烯具有较高的抗菌、灭菌作用,可减少菌斑生物膜的形成.常用的涂层方法包括溶胶-凝胶法、液相沉积法、物理气相沉积法、电化学法和阳极氧化法等.抗菌涂层无口腔黏膜刺激性、无短期全身毒性及无遗传毒性,具......
作者:赵夫健;王臻石;石连水 刊期: 2016- 02
-
微环境对牙周膜干细胞分化的抑制和诱导作用
牙周膜干细胞(PDLSC)在牙周组织缺损修复和维持牙周动态平衡中起关键性的作用,是牙周组织再生修复治疗的基础细胞.在不同微环境作用下,PDLSC的增殖分化特性呈现出较大的差别.牙周膜干细胞龛和炎症等微环境对PDLSC的分化有抑制作用,然而,牙本质微环境及发育期根尖微环境能促进PDLSC的分化.研究不同的微环境对PDLSC功能的影响,一方面有助于深入研究PDLSC的生物学功能,另一方面为PDLSC应......
作者:潘有条;王一飞;赵洵;曾宪卓;张贞;程钧君;李夏宁;刘威;赵红宇 刊期: 2016- 02
-
骨髓间质干细胞归巢至损伤组织的研究进展
骨髓间质干细胞(BMMSC)归巢至损伤的心肌组织,可恢复心肌丧失的功能.基质细胞衍生因子(SDF)1和半胱氨酸-X-半胱氨酸趋化因子受体(CXCR)4是刺激修复细胞迁移至受损心肌的关键性趋化因子,BMMSC会沿着SDF1质量浓度梯度定向迁移至靶器官.BMMSC在冠状动脉和心内膜注入定植率较高,而心内膜注入更为安全且不良反应少.BMMSC释放的神经生长因子、干细胞生长因子和脑衍生神经营养因子等可明显......
作者:姚琳;林江 刊期: 2016- 02
-
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修饰钛材料表面的研究进展
钛及其合金因良好的生物学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口腔医学领域,但钛金属是惰性材料,植入后不能直接和骨形成较好的结合,因此对钛及其合金表面进行生物改性一直是生物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作为钛材料表面修饰的候选蛋白质,广泛存在于纤连蛋白、玻连蛋白和骨涎腺蛋白等多种细胞外基质蛋白中,可调节细胞与血清及细胞外基质的附着,因此,本文就目前国内外对RGD修饰钛及其合金表面的主要研究进展作......
作者:徐基亮;夏荣 刊期: 2016- 02
动态资讯
- 1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ral Science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并获得高类别资助
- 2 094.新西兰青年人群IL-1基因型与成人牙周炎
- 3 下颌骨大部缺损余留下颌骨及颌周组织远期蛮化的研究进展
- 4 微型种植体支抗及口外弓支抗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的比较研究
- 5 纳米羟磷灰石-脂肪族聚酯酰胺复合材料对成骨细胞的生物学作用
- 6 牙本质发生不全Ⅱ型的研究现状
- 7 肿瘤血管生成拟态
- 8 肿瘤坏死因子α及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 9 前哨淋巴结活检在头颈部黑色素瘤中的应用
- 10 中国脉管性疾病研究文献分析
- 11 眼-耳-脊柱综合征的遗传学研究进展
- 12 口腔医学领域的机器人研究及应用现状
- 13 在口内修补义齿喷砂时一种保护患者和环境的简便方法
- 14 糖基化终产物在牙周病中的作用
- 15 骨形态发生蛋白复合胶原释放系统的研究进展
- 16 变形链球菌抗氧化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 17 正畸分牙辅助邻面龋充填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 18 骨结合种植技术在口腔正畸中的应用
- 19 异种胶原蛋白基质与自体结缔组织移植瓣牙周软组织增量效果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 20 双层瓷修复材料的研究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