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创刊于197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的国家级期刊。本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口腔医学专业学术性刊物,刊期为双月刊。主要报道国内外口腔医学及相关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经验,为促进口腔医学学术交流和口腔医学事业的发展服务。供从事口腔医学和相关学科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者以及临床医生和在校学生阅读。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四川大学

出版部门: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574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1-1698/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74

出版地区 四川

出版地区 四川

订购价格 30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四川大学
  • 国际刊号:1673-5749
  • 国内刊号:51-1698/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剑桥科学文摘,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2年第1期文章
  • 胞外信号调控激酶1/2在机械力促进核心结合因子α1表达的相关研究

    核心结合因子α1(Cbfα1)是骨形成的关键基因,是决定间充质细胞向成骨细胞系分化的特异性转录因子.通过调节Cbfα1的表达可以调控骨细胞的发生和分化,维持正常的骨骼发育.机械力可激活一些信号通路进而促进Cbfα1的表达,进一步调控骨的发育和形成,胞外信号调控激酶(ERK)1/2信号通路是其中一条关键通路.......

    作者:吴玉琼 刊期: 2012- 01

  • 即刻种植种植体周围骨缺损间隙的处理

    即刻种植技术作为一种新兴技术被诸多的学者和临床医生所研讨.它不仅可以缩短牙拔除后种植原需等待的3~6个月的时间,减少一次手术带来的痛苦,而且还可以减轻牙槽突的吸收性萎缩.然而,在即刻种植修复中,种植体与拔牙窝之间存在着的骨间隙,成为影响种植成功率的关键因素之一.如何处理种植体与牙槽窝之间的骨间隙,是否需要植骨,使用何种材料等,国内外学者进行了相关方面的研究.本文就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不充填任何材料......

    作者:李卓睿 刊期: 2012- 01

  • 自体脂肪移植血供建立的研究进展

    各种原因导致的软组织缺损,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其修复和重建一直是整形和修复重建外科面临的重大挑战.自体脂肪移植具有来源丰富、取材方便、无免疫排斥反应等优点,是软组织修复重建的常用方法之一.然而,其远期的不稳定性和高吸收率极大地限制了这一技术在临床的更广泛应用.研究表明,移植区血供建立不足是导致移植脂肪组织高吸收率的关键原因之一.因此,如何促进脂肪移植的血供建立,提高移植体的存活率,是国......

    作者:李锋 刊期: 2012- 01

  • 楔状缺损与唾液和pH值的关系

    楔状缺损是一种常见的非龋性牙体缺损性疾病,是牙体硬组织的慢性损伤,好发于中老年人,其病因复杂.近年来,随着研究方向的进一步拓展,唾液和pH值在楔状缺损形成中的作用逐步显现,本文就唾液和pH值对楔状缺损的影响进行回顾和总结.......

    作者:王春燕 刊期: 2012- 01

  • 游走抑制因子及其在牙周疾病中的作用

    游走抑制因子(MIF)是前炎症细胞因子成员之一,能抑制单核/巨噬细胞移动,参与调节多种生理、病理和免疫应答过程.本文就MIF的结构特点、MIF的表达模式、MIF的生理和病理学功能、MIF在牙周疾病中的作用等作一综述.......

    作者:赵丹凤;龚启梅 刊期: 2012- 01

  • 自攻型微螺钉支抗在上颌前突正畸矫治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自攻型微螺钉作为正畸强支抗矫治上颌前突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上颌前突患者50例,上牙弓均拔除2颗第一前磨牙,采用自攻型微螺钉加强支抗,微螺钉均植入到上颌双侧第一磨牙与第二前磨牙颊侧根尖部的牙槽间隔处,植入后以每侧加0.98N的力滑动内收上前牙,关闭间隙.于治疗前后行X线头影测量分析.结果1)治疗过程中所有微螺钉均稳固;2)所有病例矫治后拔牙间隙均关闭,牙弓突度得到明显改善,上颌切牙明显直立和......

    作者:罗小安;郑晓丹 刊期: 2012- 01

  • 牙周致病菌的共聚及其对人工牙根面黏附力的影响

    目的比较具核梭杆菌、牙龈卟啉单胞菌、中间普雷沃菌和伴放线嗜血菌等牙周病致病菌彼此之间的共聚力大小,观察四者在具核梭杆菌介导下对人工牙根面黏附力的影响,了解牙周生物膜结构中细菌间可能存在的相互作用.方法目测具核梭杆菌、牙龈卟啉单胞菌、中间普雷沃菌和伴放线嗜血菌彼此间的共聚力,以放射性核素闪烁计数四者在具核梭杆菌黏附和未黏附状况下对胶原包被羟磷灰石(c-HA)的黏附间是否存在着差异.结果具核梭杆菌、牙......

    作者:王耀生;杜奇峰;李永凯;徐屹 刊期: 2012- 01

  • 牙周菌斑生物膜的体外模型建立

    目的观察血链球菌、牙龈卟啉单胞菌和具核梭杆菌在人工牙根面上随培养时间变化形成单菌种、双菌种和三菌种生物膜的能力,期望在体外建立龈下菌斑生物膜模型.方法培养血链球菌、牙龈卟啉单胞菌和具核梭杆菌试验菌株,制备胶原包被羟磷灰石的人工牙根面,在人工牙根面上培养形成试验菌株的单菌种、双菌种和多菌种生物膜,并用扫描电镜观察三种试验菌株分别在培养24、48和72h后形成单菌种、双菌种和三菌种生物膜的情况.结果单......

    作者:李永凯;段丁瑜;赵蕾;吴亚菲;徐屹 刊期: 2012- 01

  • 超声功率对体外根尖倒预备的影响

    目的研究不同的超声功率对体外根尖倒预备的影响.方法58颗体外牙常规根管预备、冲洗以及热牙胶充填后,沿垂直牙体长轴方向切除根尖3mm,将其随机分为3个试验组和1个对照组.试验组分别采用高、中、低3种功率进行超声倒预备,深度3mm,对照组不做倒预备.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根尖断面微裂、边缘完整性和牙胶清除率,记录操作时间.结果高功率组的微裂数量和范围明显多于中、低功率组,边缘完整性则低于中、低功率组,低......

    作者:刘晓斌;李桂红 刊期: 2012- 01

  • 汶川地震致颌面部伤员面部功能障碍的情况分析

    目的回顾性分析四川汶川地震中口腔颌面部伤员的面部功能损伤情况,从而为地震中颌面部创伤医学以及救治规范的完善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四川汶川地震中419名口腔颌面伤员的面部功能损伤特点,采用四川大学自主研发设计的颌面部创伤伤员数据库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接受调查的419名颌面部伤员中,出现了不同类型的功能障碍.包括神经损伤症状、咬合错乱、张口受限、复视,其中以张口受限的伤员人数多.......

    作者:吴昊;李锐;王杭;郭丽娟;盛磊;汤炜;刘磊;龙洁;敬伟;田卫东 刊期: 2012-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