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创刊于197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的国家级期刊。本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口腔医学专业学术性刊物,刊期为双月刊。主要报道国内外口腔医学及相关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经验,为促进口腔医学学术交流和口腔医学事业的发展服务。供从事口腔医学和相关学科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者以及临床医生和在校学生阅读。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四川大学
出版部门: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574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1-1698/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74
出版地区 四川
出版地区 四川
订购价格 30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四川大学
- 国际刊号:1673-5749
- 国内刊号:51-1698/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变异链球菌耐氟菌株的致龋能力
长期应用氟化物会导致变异链球菌耐氟菌株的产生,此变异是否导致其致龋能力发生变化,并且对于氟化物防龋是否出现新的影响,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文就变异链球菌耐氟菌株的产酸能力、脱矿能力、耐酸能力、黏附能力和糖酵解能力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许华(综述);刘英群(审校) 刊期: 2013- 05
-
舌苔微生物在口臭中的作用
舌背微生物群是人体生态学中复杂的系统之一,但有关舌背微生物群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却知之甚少,舌苔的组成及其影响因素大部分不为人知。近年来的研究证实,口臭与挥发性硫化物、丙酸、丁酸、尸胺、腐胺、吲哚和粪臭素等,特别是与硫化氢和甲硫醇的关系十分密切,而舌背的诸多明确或未明确的甚至特异的微生物与这些口臭物质关系密切。通过刷牙、刷舌和刮舌等机械清除法控制舌苔,联合应用抗菌药物控制舌背微生物群,或者机械清除和......
作者:翁金龙(综述);陈霄迟(审校) 刊期: 2013- 05
-
种植体支抗在正畸治疗中垂直向控制的应用进展
为了取得正畸治疗的理想疗效,有效的垂直向控制往往是关键因素。近年来,随着种植体在正畸治疗中的成功应用,利用种植体支抗进行垂直向控制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旨在通过回顾近年来关于种植体支抗在正畸治疗中垂直向控制的相关研究,与传统的垂直向控制技术比较,并从应用概况、临床研究以及可能伴发风险这3个方面对种植体支抗在垂直向控制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同时对其进一步拓宽和推动垂直向控制技术的前景进行展望,希望......
作者:贺涵(综述);贺红(审校) 刊期: 2013- 05
-
二膦酸盐对口腔种植的影响
二膦酸盐药物是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而骨质疏松与牙体脱落在老年人群中普遍存在,故骨质疏松与牙体脱落的种植牙治疗可能同期进行,但是同时进行这两种治疗的患者却出现了大量的二膦酸盐药物相关性颌骨坏死(BRONJ)。研究显示,二膦酸盐诱导BRONJ的风险可能与用药方法、药物效力、治疗时间及其他局部或系统性因素有关。本文就二膦酸盐影响骨内种植体的危险因素、二膦酸盐的药理作用及导致种植体失败的原因、控制BRON......
作者:苏美莹(综述);施斌(审校);张玉峰(审校) 刊期: 2013- 05
-
控释技术在牙周组织再生治疗中的应用
牙周病是发生在牙体周围支持组织的一种慢性炎性破坏性疾病,其特点是渐进性地破坏牙周支持组织直至牙体脱落。目前,牙周组织再生术研究较为广泛的是组织工程技术,其中又以生长因子的适量和适时传递尤为重要。本文就牙周组织再生术中生长因子控释技术的装载战略和控释技术的应用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张静(综述);李纾(审校) 刊期: 2013- 05
-
口腔真菌感染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随着抗生素和免疫抑制药物的应用,口腔真菌感染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常见的引起口腔真菌感染的致病菌包括假丝酵母菌、隐球菌、曲霉菌、申克孢子丝菌、毛霉菌、地霉菌、组织胞浆菌、副球孢子菌、皮炎芽生菌和暗色孢霉菌等。对于免疫力低下和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应加强其口腔护理,避免侵入性的真菌感染;对于已经发生的口腔真菌感染,应积极地应用抗真菌药物给予治疗。本文就口腔真菌感染的常见致病菌、口腔真菌感染的诱因......
作者:申杰(综述);周文明(审校) 刊期: 2013- 05
-
婴幼儿乳牙残冠残根修复的研究进展
婴幼儿乳牙残冠残根在去净龋蚀组织后,其抗力形与固位形均较差,常规修复及非吸收短桩修复易出现修复体脱落的现象;生物修复虽能改善修复效果,但存在伦理问题及潜在的排斥和感染风险;聚乳酸可吸收内固定装置的应用,为婴幼儿乳牙残根的修复提供了广阔前景。本文就近年乳牙残冠残根修复治疗的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陈爱华(综述);黄华(审校) 刊期: 2013- 05
-
口腔链球菌表面蛋白抗原Ⅰ/Ⅱ的三维结构和相关功能
表面蛋白抗原Ⅰ/Ⅱ(AgⅠ/Ⅱ、P1、PAc、SpaP、SspA、SspB等)广泛存在于口腔链球菌细胞壁表面,介导变异链球菌、表兄链球菌、格登链球菌等口腔链球菌与牙表面的黏附,影响牙菌斑的形成,是影响龋病形成和发展的主要毒力因子之一。自有研究报道了变异链球菌表面蛋白抗原Ⅰ/Ⅱ的V区(SpaP-V)晶体结构之后,陆续有其AgⅠ/Ⅱ的三维结构、格登链球菌V区(SspB-V)的三维结构和C末端(SspB......
作者:杨宁宁(综述);何奎芳(审校) 刊期: 2013- 05
-
自然杀伤细胞2族成员D及其配体在口腔肿瘤中的免疫调节作用
在人类,口腔恶性肿瘤十分常见且发病率高,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命构成了极大的威胁。自然杀伤细胞2族成员D(NKG2D)与其配体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1类相关分子结合可激活自然杀伤细胞,在肿瘤发生的早期启动机体的固有免疫监视和清除作用。NKG2D的配体主要有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1类相关分子A和B以及UL16结合蛋白,深入研究NKG2D及其配体在口腔肿瘤免疫中的调节作用,有助于发掘新的有效对抗口腔肿瘤的治疗方......
作者:邬腊梅(综述);杨宏宇(审校) 刊期: 2013- 05
-
具核梭杆菌在牙菌斑生物膜中的作用
具核梭杆菌广泛存在于牙菌斑生物膜中,在生物膜的形成、演替、代谢交流及水平基因转移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具核梭杆菌在维护口腔微生态环境动态平衡的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具核梭杆菌在牙菌斑生物膜中发挥的作用作一综述。......
作者:薛红蕾(综述);杨德琴(审校) 刊期: 2013- 05
动态资讯
- 1 舌癌中抑癌基因及其表达的研究进展
- 2 微焦点计算机断层扫描在龋病研究中的应用
- 3 软骨血管发生与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间的关系
- 4 灼口综合征的病因学回顾
- 5 28例后牙根管治疗后失败的探讨
- 6 烤瓷修复体的比色方法及相关问题
- 7 口腔生态环境中的纳米菌与口腔疾病间的关系
- 8 变形链球菌遗传多态性的研究进展
- 9 剩余牙槽嵴的重建研究
- 10 唇腭裂患者的牙周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 11 线粒体DNA突变与头颈肿瘤发生的研究进展
- 12 光活化消毒技术及其在根管内细菌灭活中的应用
- 13 维生素B12缺乏口腔表征的研究进展
- 14 成都市武侯区3~6岁儿童地图舌患病率及发病因素的调查分析
- 15 口腔黏膜潜在恶性病损自体荧光成像检查过程中的护理体会
- 16 变异链球菌的VicRK双组分信号传导系统
- 17 Twin-block功能矫治器矫治安氏Ⅱ1错(牙合)的研究进展
- 18 稳定咬合板治疗慢性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移位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
- 19 《口腔临床CBCT影像诊断学》出版发行
- 20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