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创刊于197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的国家级期刊。本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口腔医学专业学术性刊物,刊期为双月刊。主要报道国内外口腔医学及相关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经验,为促进口腔医学学术交流和口腔医学事业的发展服务。供从事口腔医学和相关学科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者以及临床医生和在校学生阅读。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四川大学
- 国际刊号:1673-5749
- 国内刊号:51-1698/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剑桥科学文摘,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拔牙或非拔牙矫治后长期面形变换
关键词:安氏, 分类, 患者治疗, 非拔牙矫治, 治疗期间, 位置变化, 下颌, 面部软组织, 组间差异, 下唇, 下切牙, 平均年龄, 鼻部, 软组织变化, 非拔牙治疗, 第一前磨牙, 材料和方法, 预测治疗, 显示, 颌骨关系
摘要:通常认为Ⅱ1错拔除4个第一前磨牙后,面形会变平或凹陷,但有些研究不支持这种观点.本实验目的就是评价拔牙与非拔牙治疗后和长期保持期间的面部软组织变化.材料和方法63名美国白人,23名拔牙者(男11,女12),平均年龄12.6岁,40名非拔牙者(男19,女21),平均年龄11.3岁,牙列完整,均采用方丝弓矫治器治疗.开始时采用颈牵引抑制上颌生长,内收切牙.拍摄治疗前(T1)、治疗后(T2)和长期保持后(T3)13~14年期间的颅颌定位X线侧位片,进行有关测量比较各个时期治疗和生长的关系、切牙和唇的变化、拔牙与否的影响.结果治疗前拔牙与非拔牙组LI-APg、LI-NB(mm)、LI-NB、NAPg有显著差异,显示拔牙组下切牙位置更靠前,颏部更突出.治疗期间以关节点位置变化表示的下颌生长,T1-T2期间6.24 mm,T2-T3期间4.62 mm.矫治前后拔牙与非拔牙组比较,LI-APg、LI-NB(mm)、LI-NB、LL-E、LL-S等指标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说明拔牙组治疗期间下唇及下切牙更向后移动,而上唇后移、下颌及鼻部生长、颏部向前,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矫治保持阶段,拔牙与非拔牙组均显示上下唇位置后移,软组织颏部更向前,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鼻部生长、下颌生长两组间测量也无差异.结论经拔牙或不拔牙成功治疗的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治疗后及保持期间面形持续变平,面部软组织突度进一步减小,这是由于下颌和鼻部生长所致,而不是拔牙与否的影响.长期保持后,唇的位置比Ricketts等倡导的理想位更后移,但与未治疗的同年龄组成人相似,治疗前下唇位置和厚度及上下颌骨关系可作为预测治疗后及长期保持期间下唇位置的因素.[蔡留意摘 丁寅校]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