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创刊于197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的国家级期刊。本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口腔医学专业学术性刊物,刊期为双月刊。主要报道国内外口腔医学及相关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经验,为促进口腔医学学术交流和口腔医学事业的发展服务。供从事口腔医学和相关学科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者以及临床医生和在校学生阅读。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四川大学
出版部门: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5749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1-1698/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74
出版地区 四川
出版地区 四川
订购价格 30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四川大学
- 国际刊号:1673-5749
- 国内刊号:51-1698/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肾移植患者唾液IgA和龋齿的相关性
本研究目的是评价接受肾移植患者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对唾液IgA水平的影响,以及唾液IgA的水平和龋齿发病率的相关性.材料和方法接受肾移植后服用免疫抑制剂患者28例,年龄18~54岁.根据外科术后时间分三组:G1组为术后0~6个月,G2组为术后6~12个月,G3组为术后12个月以上者.另设一个健康对照组(简称Cont.):10人,年龄17~49岁.收集唾液样本后,立即保存于-40℃备用.唾液IgA检测采......
作者: 刊期: 2001- 03
-
口内摘除颌下腺的新术式
慢性颌下腺炎是摘除颌下腺的常见适应证.口外入路摘除颌下腺仅适用于导管远端结石,此手术方法可有残余导管炎、残余囊肿及神经受损等并发症.本文介绍一种摘除颌下腺的新的手术入路.材料和方法选择31例经口内入路摘除颌下腺的患者,包括伴有涎石的慢性颌下腺炎22例,不伴涎石的慢性颌下腺炎5例,伴舌下腺囊肿者1例和3例良性多形性腺瘤.从颌下腺导管开口向后至磨牙后区切开一侧口底粘膜,分离导管并保护舌神经,完整摘除舌......
作者: 刊期: 2001- 03
-
头颈手术中影响伤口感染的因素
术后伤口感染是头颈手术的一个重要并发症,伤口污染的程度是发生术后感染的重要的决定因素之一.对清洁伤口而言,普遍认为伤口感染率很低,术后不必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但是污染伤口可能伴有较高的术后感染风险,除非充分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否则,术后感染率可达80%.在充分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下,术后感染率还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术前危险因素有糖尿病、营养不良、吸烟和饮酒过度、口腔卫生差,肿瘤因素(分期和部位)和治疗因......
作者: 刊期: 2001- 03
-
治疗颅下颌关节强直的新观点
治疗颅下颌关节强直有多种方法,但任一治疗方式都不能令人完全满意.作者基于强直骨块的形成是病理性反应结果,它不是新生物,无持续生长的能力,解除关节强直不一定要去除强直骨块,而提出了治疗颅下颌关节强直的新观点.材料和方法采取向颞部延伸之耳前切口,沿整个升支的宽度,显露强直骨块的侧面及正下方,在强直骨块下正常骨块区行水平截骨.剥离附于下颌升支上的翼肌一嚼肌链,拉开截骨之断端形成间隙,使下颌活动自如,被动......
作者: 刊期: 2001- 03
-
医学催眠术治疗颞下颌紊乱
颞下颌紊乱的患者有咀嚼肌系统或颞下颌关节的功能障碍或二者兼有,典型症状为咀嚼肌疼痛,常伴有耳痛、头痛、面痛并向颈部或肩部放射,发病率约为5%左右.目前普遍认为心理压力是其主要原因,对该病的保守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对牙齿的治疗、理疗和抗炎治疗等.本研究目的是探讨医学催眠术对减轻颞下颌紊乱疼痛症状的作用.材料和方法选取28例确诊为颞下颌紊乱而不愿意接受保守治疗的患者进行医学催眠治疗,将研究过程分为4个期,......
作者: 刊期: 2001- 03
-
舌切除患者应用人工移植膜后的语言功能评价
Terumo公司生产的一种新的、可用于粘膜和皮肤缺损的双层人工膜,这种膜对原有人工皮肤的抗原性和胶原海绵的物理结构加以改进,从而减少炎症反应,并增加细胞亲和力.本文旨在评价舌切除术后长期使用此膜作为粘膜替代物后的语言功能.材料和方法双层人工膜主要由9:1的纤维和变性的、经胃蛋白酶处理的牛皮肤胶原混合而成.这种膜为A型医学粘附硅酮膜,由于经过脱热处理且交叉连接混合成约0.1mm厚的硅酮膜,性能是稳定......
作者: 刊期: 2001- 03
-
Le FortⅠ型并中线骨切开术作为颅底手术入路
颅底分为若干区,摘除颅底中线部肿瘤的手术入路特别困难.本文报告采用改良的LeFortⅠ型并中线骨切开术,将上颌骨分为左右两段的手术经验.本组包括9例患者,年龄15~53岁,平均33.8岁.计脊索瘤、动脉瘤各2例,纤维性发育不良、恶性血管外皮细胞瘤、血管纤维瘤、成感觉神经细胞瘤和垂体腺瘤各1例.根据病变生物学行为,MRI和CT精确定位以及病变的解剖状况,选择合适的入路术式,包括①经口内腭部切口,行或......
作者: 刊期: 2001- 03
-
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拔牙或非拔牙矫治后长期面形变换
通常认为Ⅱ1错拔除4个第一前磨牙后,面形会变平或凹陷,但有些研究不支持这种观点.本实验目的就是评价拔牙与非拔牙治疗后和长期保持期间的面部软组织变化.材料和方法63名美国白人,23名拔牙者(男11,女12),平均年龄12.6岁,40名非拔牙者(男19,女21),平均年龄11.3岁,牙列完整,均采用方丝弓矫治器治疗.开始时采用颈牵引抑制上颌生长,内收切牙.拍摄治疗前(T1)、治疗后(T2)和长期保持后......
作者: 刊期: 2001- 03
-
IPS Empress 2全瓷修复的临床特点
材料可以提高前牙修复体的自然、逼真效果,它克服了金瓷修复体不透光、颈缘效果差的缺点.但全瓷材料的挠曲性能低,且不能承受过大的力,因此仅限于一个单位的修复.近一种新的全瓷材料(IPSEmpress2)由于强度高,可用于前牙多个单位桥的修复,它具有极好的美观性能,高度半透明,边缘完整,它的可蚀刻性增加了与牙齿的粘接,也可用Pro-TeeCEM作常规粘固.应用广泛,可用于前牙全冠3个单位桥(第二前磨牙前......
作者: 刊期: 2001- 03
-
单光子发射断层摄影定量评价牙种植骨整合过程的作用
牙种植体骨周围骨整合前后关系的骨改变的医学文献报告初都局限于一维骨高度缺损的定量研究.虽然数字化和CT可准确定量骨的变化,但只能从表面上反映形态变化,而不能反映成骨活动的动态变化.骨扫描可以准确地反映成骨活动,但由于重叠的原因,不可能进行准确的定量分析.单光子发射断层摄影(singlephotonemissioncomputerizedtomogra-phy,SPECT)通过移出临床非兴趣区而得到......
作者: 刊期: 2001- 03
动态资讯
- 1 牙科金属与合金腐蚀研究方法的进展
- 2 牙槽嵴牵张成骨
- 3 亲子间口腔菌群的垂直传播
- 4 基于共价接枝的钛种植体载药抗菌涂层的研究进展
- 5 成都农村儿童患龋状况调查报告
- 6 齿垢密螺旋体主要外鞘蛋白的结构和作用机制
- 7 颞下颌关节生物力学的理论分析方法
- 8 极低频电磁场细胞生物学效应的环腺苷酸信号传导
- 9 正畸弓丝形态的研究进展
- 10 下颌第二磨牙C形根管的研究现状
- 11 成人前牙区黑三角病因的探讨
- 12 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唾液和血清中N-α-乙酰基转移酶10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 13 非综合征型先天缺牙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 14 Notch信号与牙胚发育和牙齿损伤修复
- 15 CD44与口腔鳞状细胞癌转移的研究进展
- 16 变形链球菌基因组研究进展
- 17 漂白剂对复合树脂的影响
- 18 骨膜与牵张成骨关系的研究进展
- 19 正畸治疗过程中个人口腔保健措施对牙龈炎的影响
- 20 颌骨嗜酸性肉芽肿的临床特点